地址: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龚家铺110号 邮编 :430077
鄂ICP备09016358号-1 电话 :027-81807064
来源:鄂州机场高速项目王贝贝 日期:2021-09-13 08:17:17 浏览次数:
打印前言:随着鄂州机场高速项目进入“百日攻坚”冲刺时刻,意味着距离项目建成通车近了一大步。今天便带领大家一起认识在鄂州机场高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,默默贡献着、奉献着的建设者。
秋送硕果,牛耕沃野。文波的故事,正是新时代默默践行“三牛”精神的“路桥”人的一个缩影。
十九载春秋,他以大山为伴、与公路建设为伍,把青春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路建设事业上。2002年从走上公路建设技术岗位那天起,他就把心、情、魂系在了公路建设上、把自己的命运与公路建设事业联系在了一起。十九载春秋,他像一座上足了发条的钟,多年如一日,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知疲倦地转动着,用信念和坚守书写着属于自己的“三牛”人生!
不忘初心、默默耕耘的“老黄牛”
一路走来,从试验员到高级工程师,职务在变,角色在变,文波对技术工作的那份责任和担当始终依然。在工作中,不仅踏踏实实、埋头苦干、任劳任怨,还特别爱琢磨,在完成任务的同时,不断地思考,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努力创新实践,想办法提高工作中的技术效能,解决技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
在工作中,驻扎在外是常事,阳大、绕城、孝襄、宜长、商周、翻坝、宜巴、谷竹、保宜、潜石、枣潜、孝感北、鄂州机场高速公路到处遍布着他的足迹,有时一年才能回一次家,有时春节也回不了家,吃住都在工地。文波说,这么多年来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,为他做好了最坚实的后盾,才让他用满怀激情的心投入到了工作中。谈起工作上什么事情让他最难忘时,他泪光闪烁。2006年,他初次走上项目中层岗位,去往河南的项目,因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繁重,他第二次留在工地过年。事情理顺后回家休息,第二天又接到了领导通知让回项目。随即他给父母说要回到工作岗位,他母亲非常惊讶,生气地说道:“你回去吧,我没有你这个儿子!”当时也是年轻气盛,他丢下一句“没有办法,我必须得走。”便风雨无阻地回到了工作岗位。
图:项目周督办会作工作汇报
以大局为重,以工作为重,他在技术工作岗位上的贡献功不可没。认识文波的人都说他是个严格要求、吃苦耐劳的好同事,别说是平常加班加点,就是节假日,从来都是随叫随到,从来没有怨言。他所从事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需要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,他并没有因此退缩,而是努力调节自己,以岗为荣、以苦为乐,使有限的生命在一次次地创新中无限延伸,自身的价值在一次次的奉献中尽情展现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信念,用对事业真诚和执着的信念实现着自己的梦想,用辛勤和汗水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率先垂范,以身作则的“拓荒牛”
2017年,文波担任孝感北项目总工。虽然少了些风吹日晒,但闲不住的他,又动起了创新的脑筋。
九月的湖北,处于多雨时节,为深入做好项目全线桥梁施工现场查看工作,他经常带着工程技术部、测量队的同志,风雨无阻地穿梭在草丛里、行走在泥泞间,对全线17座大桥、9座中桥、9座分离式立交桥等桥梁工点的现场施工条件、周边资源进行详细勘察。结合实际情况,分别都拿出了具体的方案,“有电,距施工点800m外,方案一拉电线,方案二自备发电机……”“有河,建议2#-3#墩柱之间改河;2#3#桩在水中,主推方案一打钢板桩,方案二推荐河床满填、加圆管涵,同时需筑岛、修施工平台。”随行人员个个都竖着大拇指,赞叹不已。他总是凭着一副不服输的劲头,跑工地抓质量,钻研技术下功夫,终于锻炼出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有了一把“心里秤”。
图:华科学生参观项目作讲解
求知、求创新的欲望是推动他创新发展的动力。“这么多年来,我从未对工作失去过热情,反而是越干发现需要学习的知识越多,一直在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真正的行家”。心底深藏着对技术工作的热爱,他始终兢兢业业地做好技术负责人的本职工作,刻苦钻研业务,很少请假,将全部心思放在了工作与学习上,学习行业相关技术,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,一点点地钻,一天天地啃,用学习提高自己,用技术历练自己,求知欲使他知难而行、迎难而上,多次获得各级“先进工作者”“技术比武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担当作为、无私奉献的“孺子牛”
2020年,文波开始担任湖北省“头号”工程鄂州花湖机场的配套工程--鄂州机场高速项目的常务副经理兼项目总工。在他个人的不懈努力及公司的关心支持下,他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工作内外,他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党组织学习,切实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,充分发挥共产党员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。
图:员工家属日上夫妻同员工玩游戏
面对特殊且重要的鄂州机场高速项目,他没有主动休息过一次,连续多月未抽空回家一次,节假日他回不了家,他的妻子便来项目陪伴他。2021年五一节假日期间,项目部组织开展了“员工家属日”活动,在家属深情告白环节,他的妻子分享了他们夫妻俩聚少离多的“常态化”婚姻生活,说到动情之情忍不住热泪盈眶,但一想到他的工作是修路架桥为人民服务的百年大计,他的妻子便理解他,为支持他的工作,从不向他诉苦。
时光一路向前,岁月转瞬即逝。21岁那年,当风华正茂的文波背上行囊、奔波各方,一头扎根到公路建设事业中时,他或许还不知道,自己十几年的青春,都将和“路”有上这样深情的羁绊。“刚来时年轻气盛、满腔热忱,觉得这工作又苦又枯燥,一点也不喜欢。但这么多年过去,眼看高速公路越修越平、越来越宽,我的心里也跟着自豪。现在,我和这“路”、这“桥”都有着很深的感情,我舍不得离开这里,它们也舍不得离开我。”
秋送硕果,牛耕沃野。文波的故事,正是在这新时代默默践行“三牛”精神的路桥人的一个缩影。走过千山万水,仍需跋山涉水。站在“十四五”新征程的开端,他将更加坚定地扎根于公路建设工作中,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挥洒汗水,为公路建设的创新发展添智添力。